登录 | 注册 | 帮助

lxbfYeaa  DExWtSbs  1  保安  金永才 
云南大关:构筑非遗同心圆 打造芦笙文化生态链
2022/8/13 11:35:43  格桑占堆 胡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大关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为龙头,着力打造“苗族芦笙文化生态链”,建成“1个中心基地+N个传习网格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传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吸引各族同胞交流交往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遍关河大地。

生命不止·笙声不息

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图腾象征和显著符号,是苗族人民生活情感的表达方式,刻画着苗族人民的性格和意志。芦笙在大关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有“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芦笙舞”“芦笙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形成了一个活态的芦笙文化生态链。

昭通市第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杰锋,土生土长在大关县天星镇中心村白房子村民小组。他的祖辈都是当地有名的芦笙制作高手,作为芦笙制作的世家,芦笙制作技艺传至王杰锋已是第五代。2006年6月2日,国务院将“大关县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7月,王杰锋被命名为非遗保护项目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其长子王爱华被命名为非遗保护项目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2019年4月,59岁的王杰锋因病去世。王爱华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继续从事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让笙声不息。

并肩舞蹈·终日不倦

有歌必有笙,有笙必有舞,苗族离不开芦笙舞。据明人倪辂《南诏野史》记载“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足见芦笙舞在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大关,苗族芦笙舞又叫做“拐芦笙”,张银清和杨兴明就是闻名大关的“拐芦笙”高手,他们从小就在老辈人的带领下学习芦笙舞蹈,不仅完整的掌握了芦笙舞“十大套曲”,还娴熟的掌握了芦笙舞中的翻滚、倒立、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几十年来,他们教授过的芦笙舞学员有千余人,舞者自舞自奏,表现出英勇顽强、勤劳朴实的民族气质,歌颂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团结盛景。

2010年,张银清被命名为“苗族芦笙舞”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兴明被命名为“苗族芦笙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6月“大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基地”在绿南村完小挂牌成立之后,张银清、杨兴明等一批省、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基地担任培训师,长期在校内外开展芦笙演奏、芦笙舞以及纺织、蜡染、射弩等多个项目的技艺传承培训。

花杆矗立·盛装飞舞

“苗族不踩花,谷子不扬花”。花山节,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博览全会。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大关的各个苗族村寨都是花杆耸立、张灯结彩,男女老幼身着盛装,共同欢庆花山节。

花山节对苗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苗族多种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与商贸活动结合的载体,浓缩着苗族思想、宗教、历史、文学、娱乐等传统精神文化,是苗族大历史内容和信息展示的平台,是苗族多元文化的体现,是苗族民众春游娱乐与情感交流的场所,更是苗族与各民族间友好交往的纽带。

据查考,早在1906年,天星镇绿南村凉风坳就开始举办花山节。历经百年,大关的苗族花山节已经成为区域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盛会,推动了苗族芦笙舞、山歌、情歌及传统习俗、竞技活动等的传承,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三百六十行劳务网  三百六十行工匠网  三百六十行经理人网
Copyright 2017 杭州钨锋数谷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service400@360laowu.com 微信号:cn360hr
浙ICP备17042565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1650号